荆州沙市洋码头文创园“修旧如旧”传承城市文脉

收藏文章

沙市,一座因水而生,因水而兴的城市。自古以来,沙市码头就因为水陆交通便利,成为全国主要货物集散地,并发展为老沙市*繁华的地带之一,名扬海内外。

2019年3月,荆江沙市段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(洋码头文创园)正式启动建设。经历一年多的专业保护、修复,这片带有时代印记的热土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。一期项目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揭开神秘面纱,向期待已久的游人正式开放。

效果图​

找回温暖记忆——“修旧如旧”传承城市文脉

船码头,已成为沙市人记忆中的一部分。在沧桑岁月里,这里记录了城市的荣辱和辉煌,是沙市早堂面的发源地,也有过生动鲜活的童年故事……

复兴之路,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。2016年1月5日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长江经济带“共抓大保护,不搞大开发”的发展战略,提出长江沿岸城市要走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之路。荆州贯彻落实中省重要战略思想,做好长江生态保护工作,合理布局”荆江风情带“,将洋码头的保护、修复工作放在了重要环节,以奋力打造“万里长江、美在荆江”新画卷,努力成为国家级码头与工业遗产保护典范工程,以及长江大保护“城市修补、生态修复”示范区。

“这里将展示滨江风貌,推动长江的生态保护及沿江的生态产业升级。”洋码头项目运营负责人、洋码头文创园副总经理余波说,荆江沙市段将依托洋码头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遗迹,对现有保留建筑采取“只拆不建”的基本原则,对拟保留的优秀建筑及工业遗址“修旧如旧”,进行保护性的修缮和改造,展示工业遗址文化。

同时,为了重塑文化高地,按照规划拟打造“沙市印象”“荆江生态文化展”“沙市工业成就展示馆”“文星楼状元文化展”四个代表沙市及洋码头特色文化的展示馆,全方位的展示荆江沙市段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进程。

源于网络

还原特色城市印记——历史建筑“修复”在行动

洋码头,是沙市近现代城市发展的历史缩影,印证了清朝签定的不平等条约,见证了沙市人民努力维护尊严的往事。如今,洋码头的修复和保护,将开启荆州历史传承、文旅融合的新篇章!

沙市洋码头文创园项目,东至柳林洲大市场,西至沙市汽渡码头,岸线长度约2公里,规划用地面积约为975公顷,总投资16.58亿元。该项目分三期进行保护、修复,一期约5.2万方,沙市洋码头历史文化旅游区;二期约6万方,即活力28数字经济产业园区;三期约3.2万方,定位是航天科技文化城。

一期历史文化旅游区,以“文旅融合”为特色,重点呈现码头文化、商埠文化、长江水文化等,打造成一个集生态旅游、文化展示、文创零售、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主客共享的城市客厅。目前,一期项目已完成逾80%工作计划,修建了景观工程、游步道及公共厕所配套设施建设、堤顶道路整治、建筑改造及复建等。

项目现存56栋优秀历史建筑,一期共有38栋保留建筑,其中一期重点历史建筑主要有临江旅社、虹云干果市场仓库、怡和洋行、安利英行、打包厂、大班楼、老候船室等。打包厂、大慈街、安利英行、天主教堂、老候船室、老活力28厂……随着项目的推进,这样一批承载了几代人回忆的历史老建筑将重新焕发“青春”。届时,游客们踏上这片热土,触摸这些鲜明的城市印记,会深深感受到时代赋予的文化魅力。

源于网络

追忆百年历史——工业遗址,沙市黄金时代“活化石”

沙市洋码头的发展历程,既是一部人与江河共生共荣、本土文化与舶来文化碰撞交融,沙市人民不畏列强的斗争史,也是临港城市兴衰沉浮的教科书、编年史。

曾经的打包厂印证了沙市近代工业的发展。打包厂(荆楚棉业),建于1927年,是沙市中外合资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工业建筑,主要用于存放棉花包。厂区占地1.7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2.3万平方米,由2栋4层厂房和2栋办公楼组成。

市民高度关注的活力28厂区是洋码头标志性建筑之一,承载着重要的城市记忆,见证了沙市经济发展的辉煌。该项目二期的活力28艺术文创园,以改造加固修缮为主,恢复建筑风貌,同时置入现代建筑元素,增加立面细节,强化工业风貌效果,置入新的工业建筑语言,在新旧的碰撞中,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。

每一个时代都是历史的片段,每一个地点都是记忆的停留。每当游人踏上洋码头,迎来清爽的江风,抚摸一栋栋老建筑,在新奇、向往中,穿越时间隧道和沧桑岁月,每一个历史片段都会逐渐清晰……

免责声明:本图文内容为荆州购房网当地加盟运营商上传并发布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购房网平台立场,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拨打举报电话:4008-035-055,联系平台删除,购房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
购房网免费专车
购房网为荆州置业者提供舒适看房,放心买房的一站式贴心服务,免费专车接送售楼处,带看楼盘,陪同讲解,提供真实可靠的楼盘分析,达成交易独享优惠。
电话预约免费看房车:
 
已有134人成功报名
  • 本月开盘
  • 下月开盘